从蔡明亮、雅斯敏、阿牛、陈翠梅、刘城达、黄明志到廖克发,探索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的崛起,以及处于离散与反离散间距中的不即不离
电影研究一直比较偏重以从叙事、影像或美学等几个层面进行文本和理论分析,华语电影中的土腔、语言等声音元素,却少有研究触及。《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土腔风格、华夷风与作者论》探讨一批在马来西亚出生成长的电影导演在后马来西亚语境下如何在国内外催生一组揉合土腔风格、华夷风或作者论的华语电影。结合近年在全球兴起的土腔电影和华语语系,此书探讨当代马来西亚土腔电影文化中的华语、方言和多语现象,这些交织着各种土腔、多元声音和多元拼字的揉杂化语言景观,如何在离散和反离散的边界内外进行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的同时,也在全球化的大都会主义和本土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双重语境下,操演诸种涉及本土、国族、文化、阶级和性╱别的身分认同?这些离散电影和反离散电影又是如何在后马来西亚语境下运用华夷风的声音和土腔去响应或超克「国家失败」的预兆?
作者许维贤指出,无论是从蔡明亮到廖克发不时重返马来西亚历史现场的离散电影,抑或从阿牛到黄明志对离散去疆界化的土腔电影,再回到本土雅斯敏、陈翠梅和刘城达对国族叩问的反离散电影,马华的离散论述不尽然是反本土化的书写;马华的反离散论述也不必然就是对国家仰慕和充满愿景的国族主义。
《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同时收录作者走访多位导演和欧洲影展选片人的第一手资料,对华语电影在马来西亚内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进行田野调查,从而更深入理解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的崛起。
名家推荐
◆许维贤教授的新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本书资料详实、理论严谨、视野开阔,极大地帮助人们了解在南洋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华语、华人、和华语电影这些当今学术界的关键问题。──鲁晓鹏╱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比较文学系教授及系主任
◆本书的最大贡献,是以历史的材料与东南亚的视角,响应并补充华语语系此一显学的研究。马来西亚新锐电影导演的作品,应当得到更大的关注。──林松辉╱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本书将华语语系文化与电影的论述,推进到大马与新加坡的史前史。聚集了中文、英文、马来文等丰富的在地资料,本书跨出了主流华语语系论述被限制在北美与大中华圈内的视角。──林建国╱国立交通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本书不但从跨国、跨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类型的角度巨细靡遗叙述华语语系电影制作在马来西亚电影历史上的存在,并以新颖的理论和关键术语来探讨和阐明马来西亚电影多方面在美学与社会评论提出的尖锐议题,以及这些电影跟其他后殖民电影在主题上的共振回响。作者展示个别不同的电影作者如何创意性地跟国家保持不即不离的间距,以「后马来西亚」的概念对马来西亚电影提出极其重要的质询,从而富有成效地质疑国属分类的使用。──Brian Bernards╱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语言文化与比较文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