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玫瑰玫瑰转圈圈》
  • RINGEL, RANGEL, ROSEN
  • 图书类型:14+青春文学      浏览次数:695
  • 作者:Kirsten Boie
  • 出 版 社:Oetinger Verlag
    代理公司:ANA London/ANA
    页    数:190页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英文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1962年汉堡洪灾的背景下关于青春期、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觉醒与解放的小说。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找到动人、诗意、令人心碎但最终却是积极向上的元素。

他们曾经在市区有间舒适温馨的房子,却被二战的硝烟无情地吞噬。战争结束后,十三岁的凯琳与家人只得搬入临时安置房,这里空间虽局促,对凯琳和弟弟伍弗这帮小孩子来说却是天堂一般。只有在农村的孩子才能有如此亲近自然的体验——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女孩子们想逛街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汉堡的闹市区。

然而田间野地里的玩耍并不能满足成人们的娱乐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凯琳家买了台电视机后,几乎所有人都前来拜访,大家凑在一起看电视。透过这个小小的显示屏,他们得以获知村庄以外的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刚刚建成的柏林墙将战后的德国一分为二,昔日亲密无间的邻里甚至是亲人如今则是咫尺天涯。然而对于凯琳家的邻居多米施凯特奶奶来说,这种遭遇并非第一次了——一战时期俄军占领东普鲁士时,她就曾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至此,又岂能料到会在晚年时期再遇战乱。然而尚未涉世的凯琳在看到柏林墙的建起后,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若是这样的一座高墙从汉堡中间穿过,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凯琳的父母在二战时期正值年轻气盛,按理说应是有不少刺激的经历与孩子们分享,但是除了空袭期间所遭遇的痛苦之外,他们就再也不肯多提。凯琳的好朋友睿吉娜是个顶聪明的孩子,对图书馆的书向来如饥似渴。当她找到一本关于犹太大屠杀的书时,更是对其爱不释手。受她鼓动的凯琳终于也开始阅读这本书,然而真的是越读越糊涂——凯琳的妈妈声称自己从未和犹太人打过交道,可是那些照片中身着德国女青年团服装的,可不就是她嘛?爸爸不也有去当兵时的照片吗?照片定是不会撒谎的,所以莫非爸爸妈妈是在试图掩盖些什么?

可是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凯琳,很快就被成长的新鲜感转移了注意力。犹太和纳粹又关她何事,她可是有一大堆事情要考虑呢——怎样吸引心仪男生的注意力,如何偷偷化妆才会不被妈妈发现,或是拆掉孩子气的麻花辫后自己该换个什么发型。

日子若是能这样平静地继续下去,倒也无碍。可下一年的到来,却是见证了天堂到地狱的转变。1962年初北海的洪灾将汉堡地区本就摇摇欲坠的临时安置房大肆毁灭,这场灾难与九年前发生在荷兰和英国的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洪水在夜间来袭,被困在屋顶的凯琳与多米施凯特奶奶终于等来了救援,然而伍弗与爸爸妈妈却久久不见踪影……

灾难不会被忘记,但总会过去;生活不会永远顺利,但总会继续。1963年的夏天,已经搬回城里的凯琳决定要接受专业教育成为一名护士,并在新学校有了新的好朋友。再次见到睿吉娜是在多米施凯特奶奶的葬礼上,这位老妇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可算得上当时众多德国人的缩影:丈夫早逝,唯一的儿子战死在前线,生活了多年的家乡又成为敌人的领地而只得另寻归宿,到了本应安享晚年的年纪却又遭遇自然灾难,真是天灾人祸一个都未能躲过。

如今阅历更加丰富、思想也成熟了许多的凯琳也不再将恋爱看得如此重要,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当初困惑自己的问题:洪灾之夜好不容易才将相册保留下来,妈妈为何要将二战时期自己和爸爸的照片全都剔除掉了呢?而她的新朋友思菇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如果身为学生的她都能如此轻易结识一名犹太人,当初她的父母就当真从未与他们有过交集?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获奖情况:
2010年5月,德国广播电台与《焦点》杂志 “最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七大图书”之一(Die besten 7 Bücher für junge Leser, Deutschlandfunk und Focus)
2011年,古斯塔夫·海涅曼和平奖(Gustav-Heinemann-Friedenspreis)
2011年,天主教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奖(Katholischer Kinder- und Jugendbuchpreis)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