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培养有同情心且无私的年轻人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父母可以让孩子免受这些有害影响。 由一位拥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家撰写的《童年自恋主义》解释了自私、自以为是的行为如何在孩子身上扎根,并告诉父母如何在为时已晚之前阻止它。
玛丽·安·利特尔(Mary Ann Little)辨识出可能导致成年后完全发展成自恋性格障碍的早期预警信号。自恋最常扎根于童年,这些倾向如果不早点解决,孩子们可能会付出代价。
本书探讨了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四种心理结构,这些结构培养了儿童健康、现实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爱和人际关系模式。然而,如果这些结构受到损害,就会对孩子的情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最新的研究和理论,该书确定了四种促进自恋发展的父母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过度保护/指导型、纵容/放任型、批判/苛刻型和漠不关心/疏离型。这些父母可能不自觉地培养出对他人要求高的孩子,这些孩子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并且难以建立和维持关系。
利特尔博士在分享她自己对自恋的独特理解时解释说,未来的自恋者(N2Bs)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么得到了“太多”要么得到了“太少”某种关键要素。该书展示了“适度育儿”是培养有同理心、不自我中心、有爱心的孩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