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处女作《口号》:校园小说、成长故事、紧跟时代潮流、闹剧和悲剧并存
节选:
“夏日余烬仍在燃烧。爱德华在牛津最不起眼的学院中央的枯草地上,伸展身体,他明显感觉到,假期过后发生了一些变化。老朋友们当然还躺在野餐毯上——来自伦敦北部阴晴不定的女孩,整天玩槌球的蓬发男孩——但他注意到,草坪边渐渐出现了一群新奇的陌生人,这些人顶着新颖有趣的发型,穿着难以理解的新潮衣服。他隐约意识到,他们已经出现几周了;在网上大肆活动,自我诊断新型缺陷,否认原生性别特征,四处寻找方法,让娇生惯养的平凡灵魂接受大千世界的不公——但现在他们就在他面前,他也感觉到了不同。他们仿佛随时都会疯狂,已经开始为遥远的成年生活训练。由于阶级、教养或纯粹的书呆子倾向,爱德华还是无法说服自己,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但他提醒自己,现在大二了。大二了,这种氛围蔓延开来,就像漫天飞舞的白杨树叶、蝴蝶一样。找到自己的身份,留下青春的印记。”
《口号》敏锐地观察了牛津等院校大学生活的矫饰、无礼、肤浅、高傲,深刻反映了年轻人试图在世界上安身立命,从而产生的根深蒂固的不安感、孤独、误解,探讨了一些当代最受争议的问题,或许会惹恼一些人,但一点都不轻率或无凭无据。
在牛津大学这个大型社会实验室的一个学年中,学生们试图弄清自己的身份与归属,抱团、散团。主人公爱德华(Edward)比大多数人更难适应这一切。他一半桑给巴尔血统,一半英国血统,没有背景,没上过好学校,从未学过如何准备学生会、小组、研讨会、抗议,竞争职位,而现在只得自己探索。他外表平凡腼腆,没有万众瞩目的特征。他唯一的朋友是一名活跃的埃及人约瑟夫(Youssef),上过好学校。如果爱德华如同但丁,那么约瑟夫如同维吉尔,引导爱德华经历各种社交地狱。
有一天,爱德华透露自己有非洲穆斯林血统,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爱德华成为镇上焦点:人们着迷于他的异域风情,每个人都想跟他扯上关系,校园里最酷的女孩想把他据为己有。这是一次令人陶醉又令人困惑的经历,虽然并未真正帮助爱德华弄清楚他的身份,但他顺势而行。一切风平浪静,直到他犯了一个重大错误,爱上了“与众不同”的以色列人埃斯特(Esther)——爱德华将因此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