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地重新评估了W·H·奥登的早年生活与早期诗歌创作,揭示了他在艺术上的发展进步,以及他对战时英国政治归属的观念转变。
从1922年创作第一首诗,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集《在这座岛上》(On This Island),奥登一直在斟酌“英国气质”(Englishness)的含义。他的早期作品因其思想深度而备受重视,但本书作者尼古拉斯·詹金斯(Nicholas Jenkins)认为,这些作品同样是政治诗,反映了奥登对现代经验中“国家认同”这一关键方面的直觉。有两股历史力量格外令他困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以及战后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英格兰乡村风景的“重新发现”。
《岛》展现了奥登作为文学家和个人的新形象,他在经年的创作中探索出了一种文雅、诗意的方式,用以诠释民族主义。他的诗歌刻画了一个废墟中的世界,同时将英国描绘成一个道德缺失但不失美感的避风港。这些诗作也从多方面反映了奥登对个人归属感的追求,涉及他与父亲的复杂关系,他对文学导师的探寻,以及他对同性恋生活准则的推敲。然而,当欧洲再次走向毁灭时,奥登开始意识到,根植于英国身份的虚构诗歌没有什么潜力,自己富有“英国气质”的笔调也因此变得空无一物。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他于1936年离开英国,开始了几乎绵延一生的国外旅居生活。
《岛》重新审视了奥登,这位二十世纪最触动人心、最具争议性的诗人。这本书不仅是对他早期作品的全新解读,更是关于现代主义政治的醒目寓言。奥登关注战争的兴衰、爱情的折磨以及身份认同的困难,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当下同样能够引起深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