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届德国犯罪小说奖得主奥利弗·博蒂尼(Oliver Bottini)推出了他新的间谍惊悚巨作——这部作品在政治上极具爆炸性,完全扣人心弦。这部小说以德国有争议的特工部门参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焦点,根据间谍和BND线人“曲线球”的真实案件改编。
2003年2月纽约袭击事件后,反恐战争即将达到第一个高潮:美国及其盟国正准备入侵伊拉克。BND探员弗兰克·贾罗明(Frank Jaromin)刚刚从波斯尼亚执行任务归来,实际上是想照顾一下疏远的家人。
这时,总理府传来了一项极具爆炸性的命令:一名伊拉克政权的反对者声称,使战争合法化的指控是捏造的,伊拉克显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控所依据的线人“曲线球”在撒谎。因此,德国联邦国防情报局派遣弗兰克·贾罗明和两名同事前往巴格达执行秘密任务,以确保获得持不同政见者的证据,并在最后一刻阻止战争。然而,这并不符合一群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利益——恰恰相反。很快,弗兰克·贾罗明(Frank Jaromin)就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而战……
五届德国犯罪小说奖得主奥利弗·博蒂尼的新作堪称间谍惊悚小说的杰作——充满政治爆炸性,绝对扣人心弦。
“他的生命只能这样结束。就在这一天,他亲手将枪架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因为他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生活一无所知。他等待绝望的力量,但是它没有到来。不管怎样,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他已经死得太多了。
只需再死一次,他想,几乎松了一口气。那么这场漫长的战争就将结束。
他听见了死亡的声音,却没有感觉到它。”
整部小说构建在这么一个假设上:2005年,德国情报局的线人拉菲德·艾哈迈德·阿尔万 (Rafid Ahmed Alwan),代号“曲球 (Curveball)”,透露出伊拉克的生物和化学武器计划,美国政府乐于接受,并直接导致了伊拉克战争,而直到2011年“曲球”才承认自己撒了谎——可如果德国和美国早就知道“曲球”的消息是虚假的呢?
作者由此推出了三个角色:弗兰克·雅罗明是德国联邦情报局特工,前德国联邦国防军借狙击手,最终成为巴格达行动失败后的替罪羊。他的家人对秘密行动一无所知;汉娜·莱 , 是德国总理亲自任命的特别调查员,却受困于德国联邦情报局的欺骗;最后,德国联邦情报局前局长汉斯·布罗伊宁格,人脉广泛,与美国保守势力密切合作,但人生已步入老年,除了一条老狗和滔天权力外几乎一无所有。围绕这三个人,博蒂尼塑造出一个左右世界局势的国中之国。
完美地融合了激动人心的动作场景、政治和特勤局的背景,以及历史见证者的个人叙事, 《死亡再登门》再一次证明了奥利弗·博蒂尼在德国类型小说文坛中的杰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