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汇之处》融合了罗宾·沃尔·基默(Robin Wall Kimmerer)《编织甜草》中亲切的叙述与自然历史,霍普·雅伦(Hope Jahren)《实验室女孩》中的科学与内省,以及从,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到现代极地探险日志中的孤独、冒险、极端环境。这部作品记录了露易丝在南极洲这片地球上最孤立之地的时光。在这片只有一位人类同伴和两千只企鹅的偏远实验室中,她不仅推动了海鸟研究,也发现了关于悲伤、失落以及自然界治愈能力的深刻真相。
南极洲是一片“极端”的土地。作为地球上温度最低、风最大、最难以触及的地方,对它的科学探索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公众的想象。然而,尽管其飓风般的力量、刺骨的寒冷和标志性的企鹅早已成为象征,现代南极叙述中却鲜有女性科学家的视角。《天地交汇之处》填补了这一空白。
偏远的研究营地中,露易丝与她的同伴大卫·安利(David Ainley)——地球上最伟大的南极科学家之一——生活在一个由恶劣天气、壮丽美景、络绎不绝的鸟类访客和偶尔来自附近研究站的人类访客所定义的世界中。在这片大陆极简主义景观的迷幻壮丽中,布莱特描述了极端生存训练、持续孤立以及24小时日光导致的睡眠不足对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她探讨了妹妹早逝后挥之不去的悲伤,并以企鹅为窗口,揭示了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因素如何改变这片地球上最原始的角落。
【主题与意义?】
企鹅和它们栖息的令人敬畏的景观贯穿全书,但一个核心且引人入胜的主题是:世界上最严酷的环境如何塑造了南极洲人类访客的心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故事在罗斯岛的行动基地展开,二十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和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曾在这里尝试征服南极点。沙克尔顿的小屋至今仍屹立在罗伊兹角,也是作者野外营地的所在地。这些早期探险者的戏剧性故事与一群选择长期在极端孤立中生活的现代人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叙述。
在全球危机频发的今天,南极洲可以被视为一个隐喻性的庇护所。亲身体验或通过文字感受世界的荒野,我们的心灵得到抚慰,甚至让我们重新想象与自然的关系。《天地交汇之处》是一次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邀请我们思考我们称之为家园的星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自然和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