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书的两面:塑造与重塑读者》
  • THE DOUBLE LIFE OF BOOKS: Making and Re-Making the Reader
  • 图书类型:文学研究      浏览次数:55
  • 作者:Peter D. McDonald
  • 出 版 社: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264页
    出版时间:2026年1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书的两面》一书直指阅读史的一个核心难题:如何研究并描述书籍史知名学者罗伯特·达恩顿所称的“内在占有”这一难以捉摸的过程。通过首次将两种声音结合在一起,该书解答了这一难题:一种声音来自所谓的“普通读者”,他们儿时的启蒙读物是苏斯博士的《戴高帽子的猫》;另一种是文学教授的声音,他们撰写关于媒介与阅读史的文章。《书的两面》囊括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英语文学作品,并借鉴了神经科学中关于大脑阅读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既是一次唯物主义自传式书评的实践,探讨了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做一个活生生的读者意味着什么,也是对学术专业化的持续反思,提出了关于学科界限和批判的新问题。

《书的两面:塑造与重塑读者》

引言:两种声音
致谢
图片

第一种声音
第一章:“性的历史”:口述、书写与活的大脑
第二章:“文学的魅力”:书籍、历史与国家
第三章:“稀奶油”:意义、无意义与读者的再创作
第四章:我的《芬尼根守灵夜》:像殖民者一样,“罗德必须倒下”

第二种声音
第一部分 跨学科:方法论问题
第一章:克服学科优越感
第二章:书中的观点与文学体验:理论之外?
第三章:从非洲视角重新审视书籍史的未来
第四章:埃尔顿·约翰、诽谤以及细读的风险
第五章:书籍的世俗性

第二部分 阅读指南:四个示例
第六章:19世纪90年代叶芝《茵纳斯弗利岛》的再版
第七章:重读庞德的《在一座地铁车站》
第八章:卡尔德笔下的贝克特
第九章:从前在一家书店里:重访《撒旦诗篇》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资料
亚马逊畅销书排名:
#667 in 21st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Books)

卖点:

 以多学科的广泛视角解码阅读史,运用文学研究、批判理论、媒介史、法律、哲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与从伯特兰·罗素、沃尔特·翁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到斯坦利·菲什、雅克·德里达和皮埃尔·布迪厄等一系列思想巨擘对话。

 讨论了二十世纪漫长历史中的诸多作家,包括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弗吉尼亚·伍尔夫、威廉·巴特勒·叶芝、埃兹拉·庞德、詹姆斯·乔伊斯、塞缪尔·贝克特、奇努阿·阿切比、阿伊·奎·阿玛、萨尔曼·拉什迪和J·M·库切。

 通过剖析一些作家如何尝试创造一种新型读者,填补了接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并为关于“世界文学”和“后批评”的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