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治疗师、《纽约时报》畅销书《焦虑之心》作者带来的深度思考——探索我们最难以面对的情感,论证这些情绪并非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引领我们走向智慧与完整的重要信使。
如果我们最奋力抵抗的情绪——愤怒、羞耻、嫉妒、懊悔、猜忌、烦躁、绝望——并非需要战胜的敌人,而是通往自我认知的重要向导,那会怎样?
当两份生日礼物——一本关于忧郁症的百年论著与一本博斯地狱画集——在丹尼尔·史密斯第二个孩子出生前数月送达时,他开始质疑文化对艰难情绪的漠视,以及自己与这些所谓"负面"情绪的终身抗争。史密斯穿梭于亲密的个人叙事与深厚的思想探索之间,追溯人类与负面情绪关系的历史演变——从七宗罪到现代心理学有时同样严苛的分类体系。他探讨科学、心理学、艺术与哲学在情感本质认知上的局限,挑战关于情感本质与功能的传统认知。
通过坦诚剖析自身情感波动并结合心理治疗工作中的洞察,史密斯提出有力论证:负面情绪具有关键作用——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它们的诉说。无论是探究因纽特人惊人的"无怒文化",还是直面自己作为新生父亲的情感传承,史密斯都提供了既充满人文关怀又出乎意料乐观的视角。
本书并非消除艰难情绪的指南,而是一份走向完整的邀请——去感受一切情绪,并发现即使最黑暗的情感也蕴藏着智慧、意义与深刻蜕变的可能。
全书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两份礼物
第二章 感受的道德观(简史)
第三章 情感究竟是什么?
第二部
第四章 烦躁
第五章 羞耻
第六章 嫉妒
第三部
第七章 无聊
第八章 懊悔
第九章 绝望
致谢
参考文献选编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