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在草场学校就读的康妮·弗拉德(Connie Flood)帮扶差生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学习怎样阅读。学校校长帕利·彭斯(Parley Burns)注意到了这两个学生,但校长的怪异行为让他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而最终发生的那个意外,更让他们深受困扰,直至多年后,他们依然无法释怀。
康妮的侄女安妮,是故事的讲述者。安妮对婶婶和母亲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她眼中,婶婶是个独立的女人,而她的母亲却比较传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开始寻访婶婶的过去,同时也渐渐发现了她母亲不幸的童年。随着小说的逐步展开,校长——老师——学生,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开始牵连出更复杂的情感纠葛,婶婶——侄女——爱人,母亲——女儿——孙女,不同的情感,彼此交织。然而,一份突如其来的爱,顷刻之间颠覆了安妮的一切,让她步入了独立的新生活。
这部小说,故事的发展横跨几个世纪,却丝毫不冗长拖沓。通过不断地挖掘真相,作者让我们看到,童年时期人们遭受的伤害和深埋心底的欲望,将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并会影响到下一代的生活,就像血缘关系的传承一样。小说揭示出,人们常常渴望探索过去,了解那些从来没人提起过的真相;同时,小说也以欣赏的态度,肯定了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尽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总有某些联系让人惊愕不已。
● 附:媒体对伊丽莎白·海尹的采访
问:《独自在教室》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答:来源于几件事情:我母亲童年时期在渥太华谷(Ottawa Valley)的艰辛生活;她曾给我讲述,当年一名同学被强暴遇害的故事;还有她对高中校长的深刻印象,那位校长是个很奇怪的人。另外还有几个内容,是我在写《气侯见习生》的时候准备的资料,讲的是萨斯喀彻温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行为另类,他对待学生的方式总是浮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把这些故事融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值得讨论的是,童年时期的伤害,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释放出它的能量,另外就是,校园生活对我们性格的塑造,同家庭生活对我们的塑造,同样重要。
问:这是你写过的小说中题材最黑暗的一部吗?
答:一位校长和一名学生,在教室里发生了一些意外,让人很无法接受的意外。让我们称之为一场错误的惩罚。这是一本很黑暗的书吗?发生的事情是很恐怖,但身处其中的人物都非常坚强。人们怎样背负着不幸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主题。
问:这个故事的一部分背景被放在三十年代的萨斯喀彻温,正如《气侯见习生》的部分故事背景。为什么你如此喜欢这样的时间和地点?
答: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第一次从火车上看到萨斯喀彻温省南部广袤的土地,后来乘汽车路过的时候,又见到过。这方土地给我的印象是:广阔的天空,微微起伏的大草原,所见之处,一望无际,这唤醒了我内心深处遗忘已久的某些情感。这种感觉很少有,所以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去回顾。
问:赢得吉勒奖对你的写作有影响吗?
答:奖金更高一些,这是事实。我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我的目标始终如一,我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让我写的故事更加真实,自然,不造作。我的编辑非常出色,我需要她告诉我作品中哪些部分需要更多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