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唯一》
  • Singularity
  • 图书类型:文学小说      浏览次数:1094
  • 作者:Charlotte Grimshaw
  • 出  版 社:Random House New Zealand Ltd

    代理公司:United Agents

    页      数:336页

    出版时间:2009年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样书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小说《唯一》是以前作《机会》(Opportunity)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的。在唯一中,我们仅仅可以看到《机会》中的角色,还可以看到一些新鲜人物。唯一中的故事范围十分广泛,从儿童时期的单纯到成年人的沮丧,从赤贫到巨富,从英国伦敦到美国洛杉矶,从埃尔斯岩石(Ayers Rock)到新西兰的沙滩。


书中也提及了一些成年人的问题:对于毒品和酒精的沉迷,对强奸的审判,家庭暴力和亲人离去而带来的影响。当然,数字中也有一些较为简单的儿童问题:关于自我迷失,对兄弟姐妹的信任,以及学会对父母降低需求。这本书的技巧就在于作家将这些主题编制在那些角色周围,让他们出现一次,两次,并产生着共鸣。


比如,第一次我们见到拉里(Larry),他还是个孩子。借由拉里姐姐的眼睛,我们看到他正在做一项大到不可能完成的赤足远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之后,现在已结婚、成为人父的拉里,在一场葬礼中出现,但是他目前关心的是当地物种的性质。在其他一个故事中,拉里也有出现。但是,只有到了小说的结尾,我们才能知道拉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他是如何成功的过程。


这本小说描写地很细致,充满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人类动机以及连接书中五个角色那些复杂关系的审视。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

 

“这是我去年第一次读夏洛特·格里姆肖的文章。她是一个文笔充满神秘、尖锐又充满当代气息的写作大师。《唯一》和它的前作《机会》相互关联。它们充满了犯罪小说应有的气氛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说涉及了复杂的风流韵事,秘密的侦探活动,医生、收养、恶毒的继母以及迷失的儿童。作者语言简洁,作品读来让人觉得很轻松。”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Jane Campion)


“夏洛特·格里姆肖真是一个惊艳的作家……整本小说的语言既优美有尖锐……《唯一》体现了部分与整体,单一与多数之间巧妙的平衡。小说中的每一则故事都十分有力,而整本小说又体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每个故事都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虽然书中那些作为个体存在的角色被分割开来,但是当他们结合起来的时候,却会产生更深远、更有意义的影响。”

----《新西兰倾听者》(The New Zealand Listener)


“《机会》的结构设计地天衣无缝,使你担心若是再读下去便会破坏它的情节。但是夏洛特却用一个完美的结局让这本小说变得焕然一新。从风格上来说,《唯一》写得十分棒。夏洛特的文笔犀利、优雅,描写得十分细致。作者从一个摄影师对光学的角度出发,从春季乌克兰多凤的天空到夕阳照射在飞机上家具的射影,将哪里的山水唤起。这些故事无论分开来阅读,还是放到一起读,都是一种非凡的享受。”----《新西兰先锋报》(New Zealand Herald)


“小说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独立分开,但是一起读的时候,又会读到一些新的东西。夏洛特·格里姆肖写了一本情节紧凑、令人满意、出人意外的小说。作家潜伏于这个城市与书中的那些角色之下,揭发了生活中复杂的一面,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困难与伤痛……在小说《机会》得奖之前,夏洛特早已完成了《唯一》的写作。《唯一》一定会重复前作的辉煌。在你读完小说之后,书中的一些印象,角色,场景会印在你的脑海,久久难以忘却。”

----《星期日明星报》(The Sunday Star-Times)


“夏洛特·格里姆肖继续着前作《机会》中的故事。故事由11个角色组成。书中的11个故事更长、更复杂,用一个不断变换的第三人陈的角度,渗入书中的那些角色。书中洋溢着的幸福和与之产生的共鸣,值得让你一读、再读。” ----《奥塔戈日报》(Ontago Daily Times)

 

对前作《挑衅》(Provocaiton)的媒体评价:


“夏洛特·格里姆肖想象力十足,仿佛永远都在在翻腾着。”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虽然《挑衅》只是夏洛特·格里姆肖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夏洛特完全把自己的才能都展现了出来。她那像钻石似的一直闪耀的文笔与她的题材贴合地天衣无缝。阅读这本小说简直是一种享受。”

----《泰晤士报》(The Times)


“《挑衅》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夏洛特的描写十分棒。从没有一个作家的第一部小说写得如此之棒。”

----《爱尔兰观察报》(Irish Examiner)


“小说的艺术感强,内容透彻,怪异地可怕。”

----英国著名犯罪小说家,莎拉·杜南特(Sarah Dunant)


“新西兰的小说中,还从未有一个作家的处女作像《挑衅》如此地自信与优美。”

----《优雅》(Grace)

 

对前作《罪恶》(Guilt)的媒体评价:


“书中的某些段落写得如此之动人心弦,丝丝入扣,让你觉得你好像正在看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在摩拳擦掌。”

----《英国好书导引》(The Good Book Guide UK)


“夏洛特创作了一副极其衰败的城市风景,在那儿,一种邪恶、喧嚣的气氛正在上演。”

----《泰晤士报》(The Times)


“与其说夏洛特的小说探索的是恐慌的来源,还不如说夏洛特探索的是那种恐怖的气氛。这样一来,夏洛特的作品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星期日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


“读者们兴趣十足,翘首以待,等待着作者的新作。”

----新西兰著名历史学家、作者,迈克尔·金(Michael King)


“这本书的丰富内容主要来自于写作本身。《罪恶》那深沉,混乱的表面反映出这本书的中心主题——人性混乱、无规律的本质。”----《晚间邮报》(Evening Post)

 


对前作《异城》(Foreign City)的媒体评价:


“《异城》充满睿智,耐读。它不仅仅巩固了夏洛特在小说界执牛耳的地位,而且让她变得更加地出众。”

----《新西兰先锋报》(New Zealand Herald)


“夏洛特写的每一页都洋溢着慢慢的能量……她的描绘性语言总是最棒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她的作品当做诗歌来读。”

----《自治领邮报》(Dominion Post)


“小说结构创造了一股强有力的叙述力量,它让我们一直猜,一直关注,知道小说的最后一页。”

----《星期日先锋报》(Herald on Sunday)


“就像夏洛特·格里姆肖创造她小说中的角色一样,她对英国首都的介绍尤其出众。”

----《新西兰图书》(New Zealand Books)


“睿智,怡人,极其有趣。小说着重强调了一切关于小说与生活之间区别的想法。”

----《星期日明星报》(The Sunday Star-Times)

 


对前作《机会》(Opportunity)的媒体评价:


“夏洛特·格里姆肖的《机会》是我读到过的最引人入胜的短篇故事之一……夏洛特的想象力和看法真的是与众不同。夏洛特的文笔虽十分简洁,但表达力却十足。《机会》是大家必读的一本书。它的微妙,敏锐,闪光之处让你有想把它再读一遍的冲动。”

----阿德莱德大学广播电台(Radio Adelaide)


“夏洛特·格里姆肖的《机会》是一本众多角色云集的小说……每一个故事虽独立分开,但是结合在一起时,力量也不容小觑……夏洛特无力于摆正传统道德,但是探索生活意义的机会让她的作品充满简洁的力量……这本小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自治领邮报》(Dominion Post)


“《机会》是我自从读过艾米丽·铂金(Emily Perkin)的《不是她的真名》(Not Her Real Name)以来,我读过的最棒的新西兰短篇故事集。”

----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报》(The Capital Times)


以来,我读过的最棒的新西兰短篇故事集。”

----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报》(The Capital Times)

点击了解此书作者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