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地狱的轨迹》
  • HELL’S TRACES
  • 图书类型:非虚构类      浏览次数:608
  • 作者:Victor Ripp
  • 出 版 社:FSG
    代理公司:Melanie Jackson/ANA/Anna Dai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页    数:224页
    审读资料:电子稿,样书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1942年7月,代表德国军事政府的法国警察在巴黎逮捕了本书作者维克多·李普年仅三岁的表弟亚利山德烈·李普。两个月后,亚利山德烈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

为了试图弄明白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李普从家族历史入手追忆这一段过往。除了亚利山德烈之外,还有10名李普父亲家族的成员惨死于集中营大屠杀中。同一时间段,当希特勒当权时,李普母亲一方,较为富足的卡汉家族成员共30人则躲避在柏林,并全部躲过了希特勒的“最终方案”。

在《地狱的轨迹》一书中,李普以一种亲历者的角度,记录了两个家族之间不同的生命轨迹。为了探究过往,李普重新造访了欧洲各地的集中营纪念地。位于华沙的一处纪念碑设置了一个厢型车,样子仿照当年载运犹太人去奥斯维辛的运送车,这一场景令李普瞬间想起亚利山德烈被送到死亡之地的画面,令他深深惊惧;位于柏林的纪念碑则刻画了1930年代的反犹太人法律。这些让李普得以了解到彼时那些家族成员是如何逃离纳粹政府控制。

在环游欧洲的旅程中,李普造访了欧洲6个城市的35座纪念碑,拜访了修建纪念碑的设计师,研究纪念碑所承载事件的历史学家,以及大屠杀的幸存者。《地狱的轨迹》以一种游记形式的架构呈现,并讲述了每一处纪念碑所代表的历史轨迹。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

“李普是一个迷人且充满同情心的作者,他以一种与众不同而感人至深的口吻叙述家族在大屠杀期间所经历的故事,深切悼念自己备受苦难的家人。”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李普在书中保持了对历史真相的坦诚的情感……在家族的巨大灾难和困惑中,诞生了这本具有特殊感情性质的作品。”
----《科克斯书评》(Kirkus)

 “《地狱的轨迹》以一种强烈、深刻、广博而毫不做作的情绪,记录了我们回忆大屠杀的经历。”
----安德列·艾席蒙 (Andre Aciman),
《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作者

点击了解此书作者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