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哲学:存在的时刻》
  • THE PHILOSOPHY OF VIRGINIA WOOLF: Moments of Becoming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浏览次数:23
  • 作者:Thomas Nail
  • 出 版 社:Bloomsbury Academic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320页
    出版时间:2025年5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这是第一本将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作为独立哲学家来介绍的书,颂扬了她作品中的新颖理论见解。

在生命的尽头,弗吉尼亚·伍尔芙定义了她的“哲学”——那个“使她成为作家的”“恒定理念”。她写道,这个理念赋予“她所知道的最强烈的快乐”。她称其为“特殊时刻”或“存在的时刻”。

托马斯·奈尔将伍尔芙定位为存在的哲学家,并将这些“存在的时刻”视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运动过程哲学。在对这些时刻的描述中,伍尔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处于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自然与物质都在流动、荡漾、颤动。在这些时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人类中心主义划分消融为一种无本质、无生命力的亚稳态模式。物质变得动态化,原本看似坚固的东西被视作交织的、多孔的、流动的。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哲学》开篇便定义了“存在的时刻”这一基本概念,阐述其重要性、解读方式及其哲学内涵。本书回顾了14个“时刻”,每个时刻都探讨了伍尔芙哲学的一个方面。它们展现了这些时刻如何发展演变,并阐述了伍尔芙的运动过程哲学。每个时刻都揭示了这些时刻发挥作用的独特方式,以及伍尔芙所秉持的哲学视野。最后,奈尔探讨了这些时刻在伍尔芙思想中引发的一些伦理和政治影响。最终,本书认为伍尔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绝对独特的理解哲学和美学现象的方式,包括自然、文化、写作/阅读、意识、艺术、生态和感知。这表明伍尔芙持有一种独特的哲学立场,对如何在世界中思考做出了特有贡献。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哲学:存在的时刻》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方法与运动
第1章:伍尔芙的过程唯物主义
第2章:让我们追寻这一模式

第二部分:存在的时刻——短暂时刻
时刻0:运动使他们陷入的恍惚状态
个体时刻
时刻1:非此非彼
时刻2:由无数纤维相连
时刻3:灵魂之死
时刻4:时间绽裂外壳
时刻5:无尽岁月的盘根错节的根基
时刻6:她感觉自己无处不在
时刻7:存在之湖
时刻8:生命的流动性
时刻9:这世上没有稳定之物
非人类时刻
时刻10:第一部分,惊鸿一瞥
时刻10:第二部分,繁星在心中闪烁
延展时刻
时刻11:第一部分,欢呼!自然欲望!
时刻11:第二部分,运动之美
时刻11:第三部分,万物皆部分地是其他事物
集体时刻
时刻12:世界摇曳不定
时刻13:那个时刻:夏夜
时刻14:此刻水流涌动

结语:存在时刻的政治性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