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编年史是由一系列短篇小说组成的,切斯特·帕特森是本书主角兼叙述者,美国版“军队的子弟”,家史跟国史没法分开,个人的成长与世运的沉浮纠结难解。父亲是军官,他又敬又恨; 母亲是酒鬼, 家事外事一概不闻不问; 姐姐借战后大众民主的东风受了高等教育,他只有羡慕。从乳臭未干的小孩起,他就爱慕比他大四岁的表姐弗兰奇。对他来说,她就象征着欲拒还迎的成人世界。长大后,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又受到小提琴手科丽·辛克莱的吸引。切斯特不断长大,周遭的世界也不断延伸,从冲绳基地到西大荒,、从滚石音乐的诞生到民权运动、进军华盛顿,从朝鲜战争到古巴导弹危机和肯尼迪遇刺。
在童年的切斯特眼中,“我妈抬起头来,慢慢翻书,书页好似在空中演示前滚翻。她不管干什么都这样----活象在海底潜水似的……她又向我微笑片刻,以示她不是发飙,她什么都明白。”
肯尼迪遇刺那天,大学新鲜人切斯特最操心的乃是“《洛丽塔》改编的电影比我们指望的好多了,詹姆斯·马森演亨伯特·亨伯特,苏·莱恩演洛丽塔,真是本色当行……亨伯特不是变态而是理想主义,沉迷心造的太虚幻境,看不见真实的多洛雷斯。肯尼迪及其幕僚眼中的苏联亦复如是。”【《洛丽塔》,白俄作家纳博科夫作品,书中人物亨伯特迷恋少女多洛雷斯(呢称洛丽塔)】
最后,在切斯特父亲去世那天夜里,“她(切斯特的母亲)梦见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即将沉没的船上,等爸爸拿茄克衫回来……仿佛父亲的离去在时空连续体的川流中掀起了一阵涟漪。”葬礼曲终人散,一代人落叶飘零,一代人发现自己并不情愿地落入铅华褪尽、生趣渐失的责任世界,无论贤愚,人的命运无非如此,一切事物的结局无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