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斯拉沃热·齐泽克
-
Slavoj Zizek
-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是黑格尔哲学家、拉康精神分析学家和共产主义者。他是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人文研究所国际总监;美国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哲学系高级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研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
|
|
|
|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 作者:Slavoj Zizek
-
出 版 社:Bloomsbury Academic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192页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112

内容简介
零点是什么?它是湮灭之地。它是最终、彻底为时已晚之时刻。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零点》中的文章探讨了我们如何区分失败与灾难,以及如何直面绝望而不被其击垮——在威权民粹主义者选举获胜、暴力事件新闻层出不穷的当下,这些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切中要害。
“零点”这个概念取自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1922年的文章《论攀登高山》(On Ascending a High Mountain),在文中列宁思考了如何在坚守信仰的同时“撤退”。登山者这一核心比喻为坚韧、灵活和希望的存续提供了蓝图。这就如同革命者践行着贝克特的箴...
展开
零点是什么?它是湮灭之地。它是最终、彻底为时已晚之时刻。它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零点》中的文章探讨了我们如何区分失败与灾难,以及如何直面绝望而不被其击垮——在威权民粹主义者选举获胜、暴力事件新闻层出不穷的当下,这些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切中要害。
“零点”这个概念取自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1922年的文章《论攀登高山》(On Ascending a High Mountain),在文中列宁思考了如何在坚守信仰的同时“撤退”。登山者这一核心比喻为坚韧、灵活和希望的存续提供了蓝图。这就如同革命者践行着贝克特的箴言:“再试一次,再次失败,失败得更漂亮。”在齐泽克笔下,这成了直面现有世界秩序矛盾冲突的准则。齐泽克关注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和乌克兰冲突,特别聚焦于加沙战争,将其视为全球对抗的核心,借鉴了列宁、拉康以及法国大革命思想家的理论。
《零点》后半部分探讨了回避非政治性的团结行为、选择试图向权力讲真话的后果。书中一篇独特的文章按时间顺序汇编了未发表的作品,齐泽克在其中处理了他2023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那场颇具争议的演讲所引发的余波。在那次演讲中,他被打断、谴责并被指控反犹太主义。读者将看到齐泽克如何应对批评,发展自己的思想,并深入探究“何时才是发声的恰当时机”这一问题在伦理、政治和个人层面的全部影响。
《零点》是一部关于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文集,也是对真理、悲伤和历史的哲学审视——挑战人们拒绝简单的解释,在迷失与绝望中深入思考,并通过自由的表达来直面熵增。
《零点》
编者按
文本说明
第一部分:回归零点
1. 零点
2. 并非一切都会皆大欢喜
3. 并非所有话语都无差别
4. 癔症患者梦寐以求之事
5. 支离破碎的世界
6. 元宇宙的英雄
7. 死亡痉挛
第二部分:何时才是发声的恰当时机?
附录:法兰克福书展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