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渔火照星洲」
19世纪的新加坡,使节诗里的南洋图像
新马华文文学之父左秉隆,一生足迹遍及南洋及欧美日等国
失去家国的领事,新马离散文学的起点
左秉隆是清朝直接派驻新加坡的第一任领事,曾出使英、法等国,任翻译官。左氏任职三年期满,曾纪泽再上疏力荐其续任,理由不仅是「通英国语言文字、律例规条」,更进一步指出左「系驻防广东汉军,于新洲流寓闽粤人民言语性情,易于通晓」。这是对使节功能的具体考虑,既要求可以跟海峡殖民地政府交涉,同时亦能懂闽粤移民的民情风土。左秉隆的任命意义,凸显了十九世纪末,清廷对新马华人移民社会的态度改变。左秉隆首三年的工作绩效甚佳,「清理华洋讼案,劝谕富商捐资,设立义塾,奖掖绅民」,这大体揭示了领事在华人移民社会的积极功能。除了跟英人交涉和护侨,同时为朝廷行之有年的鬻官事业张罗,另在教化、再华化的意义上,为新马华人带来了长远的影响。
左秉隆到任的那一年,新加坡最重要的华文报刊《叻报》创立,他配合私塾书室的设立,组织文社,发起征文,评选优异,在报刊公布课题和得奖名单,尽管仍不脱四书五经的传统教化议题,但在以官方讯息和新闻导向为主的报刊里,另创造了一个文学场。使节、文社和报刊,可以视为文学建制的一环,同时也是一套华人移民社会的教化机制。在接续的二十年内,学堂、书室、报社、出版、孔教运动蓬勃兴起,改变了新加坡华人社群面貌,形塑了移民社会内的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学教养。左秉隆领事任内的具体作为,在启蒙的前提下,护侨和重塑侨民忠君意识,整合为思想和文化的宣教内涵。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主要改变了一个移民社群的流寓生态,开启了一个「华文」的在地现场。那不仅是海外华人的意识形态认同,恰恰有文化与文学的交织空间,让「华文」扎根。
本书为清朝派驻新加坡首任领事官左秉隆的诗集全篇,据南洋历史研究会1959年印行之手钞本《勤勉堂诗钞》校点,并附以补遗和近代人物、史地的注释。左秉隆在新加坡任职期间,倡设义塾、开办文会,并亲自批改诸生的课艺,是为新华文化的奠基者,被誉为「海表文宗」。曾希颖称其诗「辞不滞意,意能吸新,深入浅出,集元、白、苏、陆诸家,冶为一炉。自见性情,随在挥写。」在他存世的七百多首诗中,除了两百多首与新加坡及南洋有关的作品外,尚有不少纪录了出使欧、美、日本的游踪,另有部份写于广州和香港,于其漂泊的生涯和时事俱有真实的反映,是研究近代历史、海外华人史、地方史的珍贵典籍。而其诗又往往属对精工,佳句叠出,有甚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