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塞隆·帕默
-
Theron Pummer
-
塞隆·帕默(Theron Pummer)是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高级哲学讲师,同时担任该校伦理哲学及公共事务中心负责人一职。他曾在牛津大学担任哲学初级研究员。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帕默的文章曾发表于多个学术期刊,如《哲学杂志》、《伦理》、《哲学与公共事务》、《分析》、《哲学研究》、《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及《哲学评论》等。
|
|
|
|
-
《救援的法则:成本、距离以及有效的利他主义》
-
The Rules of Rescue: Cost, Distance, and Effective Altruism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 作者:Theron Pummer
-
出 版 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ANA/Leah Guo
页 数:264页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615
内容简介
本书论证了伦理学中心论题的惊人结论
人一生都面临向或远或近的人伸出援手的要求,本书展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全新观点
本书为有效的利他主义提供了非结果主义的例证
根据CC BY-NC-ND 4.0国际许可条款,本书开放阅览
根据CC BY-NC-ND 4.0国际许可条款,本书开放阅览。
本书可于牛津学术专著在线平台阅读,并且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及选定开放获取地点免费提供PDF文档下载服务。 ...
展开
本书论证了伦理学中心论题的惊人结论
人一生都面临向或远或近的人伸出援手的要求,本书展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全新观点
本书为有效的利他主义提供了非结果主义的例证
根据CC BY-NC-ND 4.0国际许可条款,本书开放阅览
根据CC BY-NC-ND 4.0国际许可条款,本书开放阅览。
本书可于牛津学术专著在线平台阅读,并且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及选定开放获取地点免费提供PDF文档下载服务。
在什么情况下你必须牺牲生命、时间和金钱保护他人免受伤害?在什么情况下你必须为了拯救大部分人而牺牲小部分人?当你遇到像陌生人溺水或困在着火的建筑里等紧急情况时,这些困惑就会出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避不开这些问题,我们会遇到需要亲身帮助或捐钱帮助的陌生人等情况,他们远在异乡,需要食物、庇护所或医疗救助。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帮助,但也可能相反。
在《救援的法则》这本书中,作者塞隆·帕默提出,我们经常应道德要求卷入有效的利他主义中,这让利他主义的努力发挥最大价值。他认为,即便个人牺牲过大,不帮忙也无可指摘,帮得少在帮得多的对比下仍是不义的。他使用精心分析的例子论证,在道德上,帮助远方的陌生人和帮助近处的陌生人这两种情况比我们想象中更相似。帮助远方的陌生人的机会无处不在,这可能会使道德变得极其苛刻,帕默认为,只有有幸得到许可,而且是考虑过成本和自主权之后的充分许可,我们才有可能追求自己的生活。他最后总结道,许多人一生中必须提供的帮助和有效利他主义者主动提供的帮助不相上下。
全书目录:
题献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对援助的要求和对不援助的许可
第二章 重要的数字
第三章 “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这个问题
第四章 值得赞扬
第五章 远方的救援
第六章 频繁的救援
第七章 特殊的联系
第八章 你必须做有效利他主义者吗?
个案汇编
注释
参考文献
收起
媒体评论
“很多人认为我们有责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要在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帮助两个同样的人中做选择,我们必须选择后者。这些想法看似无可争辩。背后却隐藏着大量棘手的问题。帕默这本书写得极其精彩,细心地带领读者分析逐渐复杂的案例,并证明了这一观点:即便从非结果主义视角看待,我们所背负的助人责任也相当苛刻,无论是给慈善事业捐钱还是花费时间精力做志愿活动都是如此。这本书对援助道德文学是极大的贡献。”
——牛津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塞西尔·法布尔
“这本书里满是精妙独到的观点。最突出的观点之一就是“要求原因”和“允许原因”在时间推移中的相互关系:永远有人需要帮助是不变的要求原因,但我们不是每一秒都背负着帮助别人的要求。帕默对此做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也说明了为什么允许原因在人一生中作用的方式让做好事变成了一种未完成的责任。对于从事救援和慈善事业的人来说,《救援的法则》是必读书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哲学教授,道格拉斯·W·波特莫尔
“《救援的法则》的写作风格清晰明了,文笔优美,非常出色,且包含大量极具独创性的观点。帕默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详细分析相对简单的例子论证了新颖惊人的结论。很多人认为对于向什么慈善机构捐赠这种情况我们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在我们要捐赠的价值高于道德所要求的价值这种情况。然而,帕默也提到,这个观点很难论证,而且包含很多与常理相悖的含义。对援助道德和更大范围的规范伦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