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艾米·范·杜尔岑
-
Emmy van Deurzen
-
艾米·范·杜尔岑(Emmy van Deurzen)是一位哲学家、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心理学家。她出生于荷兰,曾在法国学习和工作,现在在伦敦指导她的私人诊所两难咨询公司(Dilemma Consultancy),并担任伦敦存在主义学院心理治疗和咨询新学院的校长,这两所学院都是她与迪格比·坦坦姆(Prof. Digby Tantam)教授于1996年共同创立的。她是密德萨斯大学的客座教授,为该大...
|
|
|
|
-
《自由觉醒:存在主义的生活艺术》
-
BEGINNING TO LIVE: The Art of Existential Freedom
- 图书类型:大众心理
- 作者:Emmy van Deurzen
-
出 版 社:PRH UK,Allen Lane
代理公司:ANA/Jessica
页 数:400页
出版时间:2026年3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31

内容简介
“存在自由是欢迎和拥抱生活中的给定和事件的能力,并在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人生目标时,以内在的权威、活力、勇气和创造力来回应它们。”
自由是一个令人困惑、有争议和自相矛盾的概念,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现实。我们摆脱了一套责任和义务,只是在适应新的承诺并建立新的联系时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发现,没有责任就没有自由,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没有损失就没有选择。
先驱存在主义治疗师和哲学家艾米·范·杜尔岑(Emmy van Deurzen)利用近50年的经验,帮助我们以全新的清晰度思考我们周围和内心的世界,展示我们如何从过去汲...
展开
“存在自由是欢迎和拥抱生活中的给定和事件的能力,并在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人生目标时,以内在的权威、活力、勇气和创造力来回应它们。”
自由是一个令人困惑、有争议和自相矛盾的概念,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现实。我们摆脱了一套责任和义务,只是在适应新的承诺并建立新的联系时承担了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发现,没有责任就没有自由,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没有损失就没有选择。
先驱存在主义治疗师和哲学家艾米·范·杜尔岑(Emmy van Deurzen)利用近50年的经验,帮助我们以全新的清晰度思考我们周围和内心的世界,展示我们如何从过去汲取一切美好,同时充分活在当下,对我们的命运和未来方向有强烈的感觉。
《自由觉醒》是一本实用的邀请书,让我们退后一步,观察大局,发现真正重要的事情:在与同龄人、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中,在孤独和创造力中,在处理各种困境和困难时。这本书适合任何对人类存在感到好奇并希望扩大对人类存在所提出的棘手问题的理解的人。
无论是在治疗中还是更喜欢在挣扎中找到自己的方式,读者都会在这些页面中找到新的灵感和新的动力。无论你的具体问题的细节如何,范·杜尔岑都为重建对世界的信任提供了一条生命线,重新点燃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重振你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同时找到一种更有意义、深思熟虑、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全书目录:
简介
A. 了解自由
B. 致力于自由
C. 多步骤的旅程
D. 使用地图和指南针
第一章
你的身体和物理世界:你的感官自由
1.1 关于身体的基本事实:你的身体是生命的载体。
1.2 出生、死亡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关系。
1.3 饥饿和过剩。
1.4 渴望和厌恶:自由使用你的五种感官。
1.5 勇敢面对环境、地球和宇宙的挑战。
1.6 日常劳动:与物质世界合作。
1.7 让身体通过本体感觉引领方向。
1.8 休闲、愉悦和放松的压力。
1.9 性和活力与死亡和死亡率。
第二章
你的自我和他人:你所感受的自由
2.1伴侣和群体。
2.2 合作与竞争。
2.3 压迫和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
2.4 通过善待自己的感情来应对社会维度并保持理智。
2.5 家人和朋友。
2.6 非利士人和花花公子:心碎。
2.7 孤独与团结。
2.8 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更多的渴望。
2.9 为世界做贡献。
第三章
你和你自己:自由思考
3.1 了解自己。
3.2 培养内在韧性。
3.3 脆弱的身份和命中注定的理想。
3.4 运与命:利用感知、记忆和想象力。
3.5 面对生活的事实:塑造你的内心世界。
3.6 责任与诚信。
3.7 做最好的自己,以及如何做到最好。
3.8 勇气和创造力:力量形成。
3.9 坚决和臣服。
第四章
你的生活及其意义:你的信仰自由
4.1 使其有意义并有价值。
4.2 活着不是长久的:时间的重要性。
4.3 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来实践人性。
4.4 寻找你的方向和命运。
4.5 不同的视角和新的视野。
4.6 傲慢、欺骗和自欺欺人
4.7 生存挑战:满足于更少是明智的吗?
4.8 了解人类的状况:在时间中寻找意义。
4.9 救赎的慰藉:有目标的生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