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是在父母身边最感到安全和安心,
有人相反,在父母身边觉得特别紧张……
这本书献给心里有伤,又不知道如何说的大人
你不需要答对、解决所有原生家庭的问题,也能得到幸福
为何你总是感觉要很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为何习惯了以父母心情为优先,才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父母情绪、家庭气氛、亲子关系的和谐当作自己的责任?
家,为什么成了让你最疲惫的地方?……
与父母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早的课题,但不是一辈子都要答对的难题
在成长过程中,那些父母从未道破的冷漠、责任转嫁与偏心对待,是否在你心里留下一道道隐性伤痕?也悄悄改写了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甚至让你质疑「是不是我不够好,才不值得被爱?」
本书写给曾在家庭中受伤、正在努力摆脱内在枷锁的人,作者羽茜以温柔但直视的笔触,陪伴你回望家庭中难以言说的伤,辨识父母的情绪操控与有条件的爱,并学习画下心理界线,慢慢地,找回自我价值与关系自由的可能。
本书透过细腻观察与书写,带你理解:
▸ 什么是有毒的家庭情感
▸ 区辨情绪勒索与责任错置
▸ 怎么停止讨好迎合与自我怀疑
▸ 如何画出心理界线,情感独立
▸ 如何重新滋养珍惜自己
#关于保持距离│和家人保持距离的人,通常是有所觉悟: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人只能改变自己。
#关于忍耐教育│习惯忍耐的孩子在关系中,即使被用很糟的方式对待,感到非常痛苦时也不会果断逃走,而是会陷入迷惘、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从父母那边学到的是:都是不能忍耐的自己不对。
#关于感恩│有些父母总是要孩子感恩,但他们要的感恩其实是服从,所以孩子再怎么感恩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能够一辈子抹煞自我,只为别人活着。
#关于性格敏感的孩子│即使纤细的特质让你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但那些情绪也不是你的责任。特别是从小看着爸妈脸色长大的孩子,有些敏感纤细,是被锻炼出来的。
#关于改变│想要改变的时候,首先要放弃想要相互理解的心愿,你想让父母理解你,甚至想等他们理解后才开始行动,只会让你被困在原地,永远无法踏出新的一步。
#关于不爱│孩子很会隐藏不被爱的伤痛,因为他们不愿相信自己不被爱,所以连自己的痛都会努力否定。
#关于爱│爱你的人会很高兴看见你过得自在,而不会总在抱怨你不满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