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类别

  点击此处订阅版权书讯

  • 欢迎关注ANA微信账号
  • 轻松掌握最新版权资讯
作者介绍
  • 《正视你的内心,穿对你的衣裳》
  • YOU ARE WHAT YOU WEAR: WHAT YOUR CLOTHES REVEAL ABOUT YOU
  • 图书类型:大众心理
  • 者:Jennifer Baumgartner
  • 出 版 社:Da Capo Lifelong Books          
    代理公司:C.Fletcher & Company, LLC /ANA/Jackie Huang
    页    数:272页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样书
  • 人:Rights      浏览次数:682          视频资料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个女人都会发现,自已衣柜里有太多的衣服,或者有太多全新、连吊牌都没拆掉的服装。即便如此,她还是只穿少数几件衣服,因为她觉得衣柜总是少了什么东西,不太对劲。

詹妮弗•鲍姆嘉特纳博士认为,这些状况事实上反映出来更深层的、生命里的问题。如果你能够了解,你呈现出来的穿着打扮,其实代表你内心未解的纠结,那么,当你整理个人服装,选择适当的衣服搭配时,就能做到呈现更符合自己所期望的形象。


目    录:

第一章 衣袋渐空终不悔:献给为衣消费人憔悴的败家女
... 展开

媒体评论

  •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鲍姆嘉特纳博士的智慧指南告诉我们:我们的衣服揭示了我们的购物或囤积衣服的倾向,还包括关于我们的梦想、记忆和情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读物,并且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
    ----雷吉娜·李兹(Regina Leeds),
    《纽约时报》畅销书《整理•人生》(One Year to an Organized Life)的作者

    “鲍姆嘉特纳博士为我们了解穿衣的心理提供了一种迷人的视角。她的视角很有洞察力,也很深入人心,并且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解开这种复杂的关系。”
       &n...

    —— 代理人  

    展开

相关资料

试读章节:

前言
身与心在此交汇:穿着心理学的诞生之旅

你可曾在目击一身“灾难级别”的穿着打扮之后,这样问过自己,“这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啊?”你瞧,这女孩明明已减肥成功,为何还要继续穿着松垮拖沓的运动套装?再看这儿,这位年逾半百的大妈所穿的打底裤和迷你裙,就像是为了装嫩而刚从女儿的衣柜里搜刮出来的,她这又是何苦啊?如果你认为这些穿搭惨剧、雷人品味的出现只是些罕见特例,那你就大大低估了穿着搭配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了。穿着打扮,正反映了我们的所思所感;衣柜中的混乱,也不过是一个人的内心挣扎在外部世界泛起的小波澜。

衣着乃是自我的衍生。正如乌龟与它背上的壳一样,我与我的衣着一起,向   世界诉说着“我是什么人,是怎样的人,我在哪个时代、哪个地点生存”。当我们买衣服、挑衣服来打扮自己时,人们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年龄阶段、身材特征、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考虑在内,这些要素你都无法忽视:你要么听它使唤,要么与其抗争。

例如,你的身材分明已经有了变化,你却继续按着过去的尺码买衣服,那你就是在同自己身材的残酷现实做斗争。而当你已经年方四十却还去逛少女服饰店,或者你明明芳龄十六却要在Chico’s商店买一套熟妇齐地连衣裙,那你就是在跟自己的年龄现实相抗争。而在办公室里上班却买件帽子衫,或者在工厂车间工作却置一件精裁衣服,则是在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不去。长期以来面对这些残酷现实,你的内心防御机制不断自我强化,终于在你购买衣服之时展现无遗,这样一来,你在购物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冷静思考“衣服是否适合你”这一问题的能力了。

衣着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人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可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果我们把衣柜想象成一种症候群的话,你衣柜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可能是内心中一次无意识抉择的成果。比方说,如果一个女人的衣柜里都是些臃肿难看的衣服,那么在她内心深处,也许正为自己的体重而感到自卑;也许她是想用宽大的衣服来掩盖自己讨厌的赘肉,隐藏过往的委屈,提防他人的嘲讽;或者,她穿这些衣物,只是因为不想减肥健身,戒不掉垃圾食品,却又不敢承认;再或许,这样的衣柜属于一位奔波忙碌的母亲,她不穿那些好看的衣服,是因为时间太紧没那份闲心,但是即使当她有了时间,也宁愿沉湎
于纠结自己失败的婚姻。

而一个五十几岁女人的衣柜里一件过于显嫩的衣装,也许是在她偶然间瞥见自己生

出的皱纹和白发之时情难自已而买下的补偿;抑或是,她抓住自己的青春不放,只是因为她完不成眼前的念想。

而我们的身上,也许有比上述例子更加深刻的问题。我们之中,有人是深陷焦虑的衣服收藏家,有人是衣瘾发作的强迫购物狂,还有人是抑郁缠身的自闭邋遢女。衣橱是通往自我内心的一扇窗户:每一个人都试着用自己的穿着打扮来表达或隐藏些什么,但几乎没人能完全明白自己想传达的到底是什么,也无处寻觅这些行为、这些哀怨的根源在何方。

当下有许多职业造型师,可以给你的外在形象进行些改造——多化化妆,多穿穿铅笔裙什么的。那可不是我要做的事,我是心理学家,专门分析你的一柜子衣服。通过解析你对自己过去的穿衣风格的理解,通过考察你对将来自己的期盼,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去创造一种质变。我会把你的衣柜浓缩成为你自我的内核。你可以将其想象成,有人走进你的衣柜,端详你的衣服,然后诊断你潜在的内心问题(“我可以用这些臃肿的衣服遮住我讨厌的赘肉”什么的);设想这个人帮你消除了症状(扔掉你宽大的吊裆裤),然后发现了你的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十几岁时曾因体型缺陷遭人欺负过),之后你就不用再去找医生诊断了(我学着爱上了穿着牛仔裤的自己了!)。这也是一种临床心理治疗,而我就是那双让你逐渐深化自我认识的中立客观的眼睛。因为,你穿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只要能挖掘出自己每套穿着打扮的内部原因,那这一过程将不仅能美化你的衣柜,还能改变你的人生。
     
诞生之旅
有一天,我邂逅了我外婆的衣柜,也正是那天,我悟出了人的身与心(Inside Out)同衣着之间的关联。端详外婆的每件衣服、每双鞋子、每样首饰和提包,就好似一页页地阅读她的日记,或一张张地翻看她的相册。沉浸在她的衣柜里,你就能找到“她是何许人,生活在何处,与谁长相守,身处何时代”这类问题的答案。在她的衣柜旁待上一整天,可以层层挖掘出她的人生历程。

而对她那纽扣收藏的巡礼,则是我关于外婆衣柜最难忘的记忆。这些承载了她人生故事的小东西,以其细节和光彩,令我目眩神迷。
我捡起一只琥珀水晶石纽扣问道,“外婆,这是什么?”她把纽扣放在掌中转动,照了照光。
“我的母亲,也就是你的曾祖母,是一个裁缝。这颗纽扣来自她一位有钱的顾客。在大萧条时期,这样一个玩意儿可是件奢侈品啊。”

“那这个呢?”我指着一颗大大的棕色牛角纽扣问道。她说,这是纽约Macy’s百货开业那天,她找工作时穿的第一件职业套装上的纽扣。“小詹妮弗啊,当时应聘的人可是排成长龙,但我的花呢毛领套装和棕色高跟鞋让我脱颖而出,当场就应聘成功。”

我又递给她一颗黑色的缟玛瑙棱面纽扣。“这扣子来自我当年‘花季16岁’生日派


对时所穿的衣服,我就是在那次派对上遇上了你的外公;当时我初见到他,就对我的闺蜜说,这一定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金属纽扣、玻璃纽扣……一颗颗聚在外婆的床上,堆起了她的故事人生。我,着了迷。以后我每次去外婆家,就会直找衣柜,去看看那儿还有什么关于她的点点滴滴。

自那天起,观赏别人的衣柜,就成了我读析一个人的重要方式。我并不是只做些草率的判断和随性的归类。我会这样寻找根据与线索——她们穿什么衣服,怎么个穿法;她们不穿怎样的衣服;她们的穿搭模式是怎样的;她们买什么样的衣服;她们如何布置自己的衣柜。通过这些我就能读懂整个人。人们的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之间的关联让我着迷,这促使我一边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还一边在Ralph Lauren服饰店兼职做销售员,赚点闲钱。

我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圣诞节前的那个忙碌周末,一位风韵犹存的四十多岁妇女来到Ralph Lauren,要买一身从头到脚的新行头,好在圣诞派对上穿。她试遍了店里几乎所有的东西,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全都不合适”。但其实店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很适合她,从而我发现她的这种不满意之感,同衣服本身毫无关联。经过一番询问后,我发觉她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很困惑。她回答我的问题时,自我怀疑和沮丧的情绪伴着泪水奔涌而出。她不清楚自己究竟算老还是年轻,算妻子还是母亲,算时尚还是落伍,算魅力依旧还是明日黄花,因此她不知道她到底配穿什么样的衣服。最后她买了一整套新衣服,但又马上退了货。

版权状态

中文简体字版已授权

获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