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玛尔加·比勒施
-
Marga Bielesch
-
玛尔加·比勒施(Marga Bielesch)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系统性咨询师、SAFE®导师(促进安全童年发展项目)、职能治疗师和伴侣治疗师。自2015年起,她在自己开设的诊所执业,专注于伴侣治疗。她是语言、依恋与关系治疗诊所“谈话时间”(SPRECHZEIT)的所有者,该诊疗所位于魏玛。2018年,她创立了知名的私立教育机构和品牌“特克拉”(THEKLA®),提供以依恋为导向的伴...
|
|
|
|
-
《携手育儿:化解冲突、分担压力,打造更坚韧的父母联盟》
-
ATTACHMENT-ORIENTED PARENTING AS A TEAM: Sharing Emotional Loads, Overcoming Conflicts Together And Emerging From Them Stronger As A Parenting Couple
- 图书类型:家教育儿
- 作者:Marga Bielesch
-
德语书名:BINDUNGSORIENTIERTE ERZIEHUNG ALS TEAM
作者:Marga Bielesch
出版社:Kösel
代理公司:Penguin Random House Verlagsgruppe/ ANA/Winney
页数:192页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26

内容简介
解决育儿方面的分歧,并作为父母共同成长
在资深伴侣治疗师玛尔加·比勒施(Marga Bielesch)的执业经历中,她常遇到这些典型的育儿困境循环:谁的做法“更好”?谁的做法“错了”?谁在默默承担着心理和情感的重负?谁又在肩负着经济责任?
这些问题背后,常常隐藏着对认可、欣赏以及个人空间的渴望,也关乎批评、过度负荷、筋疲力尽、压力,关乎妥协与责任分工。个人童年经历、原生家庭中的依恋体验、各自的“教养包袱”,以及可能缺乏积极榜样等因素,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构成巨大的冲突隐患。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处理得当的话,这些冲突甚至能增强父母搭档的力...
展开
解决育儿方面的分歧,并作为父母共同成长
在资深伴侣治疗师玛尔加·比勒施(Marga Bielesch)的执业经历中,她常遇到这些典型的育儿困境循环:谁的做法“更好”?谁的做法“错了”?谁在默默承担着心理和情感的重负?谁又在肩负着经济责任?
这些问题背后,常常隐藏着对认可、欣赏以及个人空间的渴望,也关乎批评、过度负荷、筋疲力尽、压力,关乎妥协与责任分工。个人童年经历、原生家庭中的依恋体验、各自的“教养包袱”,以及可能缺乏积极榜样等因素,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构成巨大的冲突隐患。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处理得当的话,这些冲突甚至能增强父母搭档的力量。这本书将为您指明方向!
• 内含大量实用策略,助您改善沟通方式,帮助您在育儿危机后变得更强韧。
• 为育儿中的伴侣关系提供一座资源宝库!
• 聚焦“情感负担”这一热点话题,着重探讨育儿冲突。
• 包含大量练习、实践案例与反思性问题。
目录:
引言: “自从有了孩子,争吵就多了起来”
双重危机
母亲们的失望
地毯上的脏玩具车
由来已久的挫败传统
父母同盟对抗“关系垃圾”
什么时候我们的做法会伤害孩子?
鼓起勇气
第1章: “我们总在兜圈子”——理解并着手处理伴侣冲突
无解之结
过去的伤痛
内心的孩子也在争执
不同的需求:宅家休息还是出门走走?
如何通过探讨你们的“育儿契约”展开沟通
“太好了,这下又得我来操心这事”
第2章: “你总是闷不作声。”——回避冲突是关系陷阱
回避让问题更棘手
回避策略:粉饰太平、权力游戏与内心的“愤怒密室”
粉饰太平
疏远
退守内心的“愤怒密室”
当一方寻求沟通,另一方却在回避时
当双方都在回避
别浪费任何一个有益的冲突机会
识别行为模式与动机
第3章: “别对孩子大吼大叫!”——走出冲突的漩涡
你们的持续争吵对孩子的影响
当你们怒不可遏时会发生什么
情绪性逻辑
冲突升级的动态
红绿灯法
如何在冲突中即时运用红绿灯法
冲突寻求者还是冲突回避者?
冲突应对实用指南
第4章: “你总在背后拆我台!”——关于边界与价值观
认识边界
探索你自己的边界
僵化的、清晰的和模糊的边界
伴侣关系中的边界
为何在关系中感到安全如此重要?
如何在边界问题上达成一致
边界与重组家庭
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童年遗留的未解心结
第5章: “我是养了三个孩子吗?”¬——情感重负与心智负荷
双重负担与育儿中的性别鸿沟
心智负荷
情感负荷
为何讨论情感负荷至关重要?
为何父亲们往往较少触及情感负荷?
分担情感负荷
平等育儿之道
责任分工与关系满意度
第6章: “这事我来还是你来?”——父母领导力
父母双方都在外带孩子时,责任由谁承担?
第7章: “都怪你孩子才这么难管。”——指责与羞辱
互相指责
当一方进行干预时
可能伤害孩子的行为
公开批评与羞辱
停止权力游戏
第8章: “我累死累活,孩子还不领情。”——应对压力
神经系统处于异常状态
你的神经耐受窗
你的神经系统在童年就学会了冲突应对模式
保持在神经耐受窗内
识别压力源
第9章: “你真是惜字如金。”——当沉默降临
摆脱“室友般的冷漠”感觉
你们真正交流的程度有多少?
摒弃旧的沟通模式
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一点思考
“这话我该怎么说才好?”
当偏爱某个孩子时
第10章: 在育儿中构建协作型父母关系模式
这需要两个人共同参与
充满爱的长期项目
留给自己的二人时光
黄金伴侣时刻
后记
致谢
求助信息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注释
收起
|